农村能源“北七家”论坛(第二期)—农村问题研究:为什么调查研究如此重要 专家观点集萃
农村问题研究:为什么调查研究如此重要,我们将部分专家观点进行了汇总整理,按照发言顺序分享如下。
徐州市委办公室副调研员华玉振认为,“三农”问题既要从全球演进历史的宏观格局背景来看,也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趋势来看。当前全球化格局面临重构,普世价值观面临重构,同时乡村价值也被重新发现,中国式的乡村具有独特的生存价值、安全价值、文化价值。振兴“三农”需要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中国”三农”发展具有独特路径。“三农”发展过程中,如土地、基础设施、资本、人力、文化等方面仍存问题,“三农”发展中应考虑土地产权、经营方式、政策支持等。对于农村能源构想和电力落脚点,建议从需求、技术、服务、合作、政策五个方面考虑。需求方面要考虑生产需求、生活需求和生态需求,电力行业主动思考牵头形成农村能源集成解决方案;技术方面考虑能源供应技术如输配电技术、农村电网全覆盖、减少供电损耗技术,还有应用技术等;服务方面可探索与村集体构建联合物业管理机制,解决农村电力服务人员问题,并加强跨界合作;政策方面要加强政策研究,发挥智库作用,在能源立法中考虑城乡能源生产供应和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公平性问题,通过部门政策形成支农、稳农、兴农的完整协调体系。
西南大学刘自敏教授认为,乡村能源振兴要解决“能源贫困”问题,但能源贫困的界定,及其与农村电力发展的内在联系需要深入研究。目前能源贫困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能源贫困是指家庭或个体难以获取或购买现代能源。从现实来看,能源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存在,在发达国家也较为突出。基于此,研究团队开展数据调查,从家庭人口特征、住房特征、家庭拥有电器和使用情况、空间取暖与制冷、私人交通出行概况、家庭电力消费情况以及对相关能源政策的了解情况六个方面调查中国家庭能源消费情况。研究表明,能源贫困在城市等非能源贫困地区依然存在,能源贫困对能源贫困人群的能源消费质量、身体健康、教育获得等有负面影响,能源贫困问题制约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能源贫困研究任重道远。
中国能源网研究中心副总监孙晓梅认为,我国农村能源开发和利用情况复杂,通过调研方式对农村能源现状的全面了解意义重大,合适的调研方式对于准确把握调研结果、深化研究工作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线下调查问卷方式与实地考察是直接的方式,可以获取一手数据、发现问题、找到主因、形成观点;而线上调查问卷方式操作简单、覆盖范围广,但易受调研地区网络化水平、调研渠道等因素限制,有一定局限性。农村能源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应采用专题调研与开放式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多部门联合调研,系统分析,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建议—推广实施的循环体系。
国网徐州贾汪区供电公司总经理赵明认为,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乡村的振兴离不开电力的支撑。随着能源互联网和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发展,如何推动电气化助力乡村旅游业向生态、环保、节能、绿色方向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并与实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描绘了新时代“三农”发展的宏伟蓝图,电力行业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找准主要矛盾,盯住发展关键,推进能源变革,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此,国网徐州市贾汪区供电公司聚焦提质转型、聚力能源发展,通过加快电网智能化建设、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强化能源变革服务保障等具体举措,全力助推乡村振兴。
国网南阳供电公司经研所惠峥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输出量逐渐增加,老村庄逐渐呈现“空心村”的现象,伴随着用电负荷也发生了空间式“迁移”。因此,配电网规划建设时必须与地域的用电需求相匹配,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研,了解一个地区政策形式、地形地貌特征、居民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差异化的规划建设原则,提高区域电网适宜性,提升规划精准性,促进广大农村电网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国网新疆经研院李海峰认为,煤改电工程是国家实施电能替代战略之一,对于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落实国家能源战略、促进能源清洁化发展意义重大。但煤改电工程实施过程受居民用户使用积极性、运营成本以及电价政策的影响,存在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和低价电量不可持续的风险,需在推进过程中应加强科学规划引领,统筹资源安排,优先建设关联性强的项目,分摊经营风险和压力;厘清保障性与市场化竞争能源用量的界限,提升能源供给侧盈利能力的同时避免套利风险;构建农村能源体系要因地制宜、成本优先,尽可能选择本地化发展路径。只有切实做好能源需求调研、实现能源和环境资源优化配置,才有望建立低成本的农村用能体系。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闫湖认为,当前,中国城乡一体化虽然已经进入适应新常态的全面推进新阶段。但城乡收入方面、耗能器具和设备普及率方面、城乡用能方面仍差距较大,农民低收入直接影响了能源消费水平,低效能源消费又对农民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破坏生态环境,降低农业生产率,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目前我国农村能源消费受地域条件、农村资源条件、用能需求等要素影响呈明显区域特点。整体来看,我国农村生活用能仍以煤炭、薪柴为主,推进农村能源革命意义重大,重点内容包括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农村能源、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农村能源服务网络和探索农村能源合作社,进而构建共建共治共享乡村能源体系。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王晓晨认为,农村能源要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特性,建立与生产场景的直接联系,推动生产要素到生产能力的转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望重构能源与数据两大生产要素之间的关系,重塑产业结构,重组价值网络,催生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引领甚至颠覆产业变革,因此新型基础设施能够使农村能源发展呈现某种跨越性,是带有全局意义的方向。从“三农”工作的视角来看,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须跳出“农村能源”看“农村能源”,用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解决关键问题,结合“三农”工作共性及能源工作特性加以拓宽,并紧紧依靠农民来推动农村能源发展。
往期回顾
◀ 国网能源院成功举办农村能源“北七家”论坛(第二期)—农村问题研究:为什么调查研究如此重要
◀【论坛预热】行业企业优势仍将是光伏精准扶贫从“写意画”向“工笔画”的关键
编辑:杨彪
审核:蒋东方
根据国家版权局最新规定,纸媒、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转载、摘编《中国电力》编辑部的作品,转载时要包含本微信号名称、二维码等关键信息,在文首注明《中国电力》原创。个人请按本微信原文转发、分享。欢迎大家转载分享。